一些网友们都想知道的新冠病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和一些关于新冠风寒症吃什么药的题,本文章有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帮助到各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
2022年12月10日
1.治疗方案
一份成人治疗计划
1.有发热、恶风寒、肌肉酸痛、咽干咽痛、乏力,或鼻塞、流鼻涕、咳嗽等症状者,应服用祛风解表的中成药。如疏风解胶囊、清肺排颗粒等。三寒化湿颗粒、感冒清热胶囊、经防颗粒、正补护饮颗粒、九味羌活丸、四季感冒片、感冒疏风胶囊、颗粒剂等。
症状2有明显咽痛、发热、肌肉酸痛、乏力、咳嗽等症状者,应服用祛风清热、利湿去角质、清热解的中成药,如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花清感颗粒。十八颗粒、宣肺败颗粒、热炎宁合剂、银黄清肺胶囊、连花清咳片、六神丸胶囊、银翘解颗粒、金叶败颗粒、兰芩口服液、复方芩兰口服液、清咽滴丸、后炎清颗粒、桑菊感冒片、夏桑菊颗粒、痰热清胶囊、双黄连口服液、柴芩清宁胶囊、抗病口服液、感冒退热颗粒、消炎退热颗粒、清开灵颗粒、小柴胡颗粒等。
对于症状3咳嗽明显者,建议服用具有行肺止咳作用的中成药,如积脂糖浆、克速止糖浆、宣肺止咳合剂、通宣利肺丸颗粒、口服液、醒苏等。止咳颗粒、连花清止咳片、杏贝止咳颗粒、橙痰止咳液、感冒止咳颗粒等。
4、有乏力、胃肠不适、呕吐、腹泻等症状者,应服用具有祛湿解表功效的中成药,如藿香正气胶囊、水、口服液等。便秘者燥便秘可服用防风通圣丸。
5、鼻塞、流鼻涕明显者,应服用具有缓解症状、减轻症状作用的中成药,如鼻窦炎口服液、三风通窍滴丸等。
2儿童治疗计划
1、恶寒发热、肌肉酸痛者,可以使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风热清口服液等。
2.有发热、咽干、咽痛、咳嗽症状者可用金针口服液、小儿清肺口服液、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解胃小儿化痰散等。
3.如果出现发热、少食、腹胀、口臭、大便酸臭、暗结等症状,可以使用健儿清解液、小儿消肿清热颗粒等。
对于症状4咽痛明显的患者,可以使用小儿清咽颗粒、小儿开喉健喷雾剂等。
对于症状5咳嗽明显者,可选用清咳止咳颗粒、小儿止咳糖浆、小儿清肺止咳片等。
6.对于有乏力、食欲不佳症状的患者,可以使用醒脾养二颗粒等。
考虑到儿童体质特殊,病情变化较快,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如果病情发生变化,需要及时就医。
婴儿、哺乳期妇女、孕妇、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等三个特殊人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各地医疗机构可利用“互联网+医疗”开展家庭健康指导、健康教育、用药咨询等服务,引导公众合理用药。
注意选择上述中成药之一,按说明书服用。一般35天后或症状消失后停药。如果症状未缓解或加重,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2.预防计划
药物干预
第一代茶生黄芪9克,金银花5克,广藿香3克。每日一剂,开水浸泡,代茶饮。适合一般人群预防性使用。
2玉屏风颗粒每次5克,一日3次。适合因体质虚弱、自汗、恶风等容易感冒的人服用预防。
2.中医非药物治疗干预
1.功夫训练太极拳、八段锦等。
2点按摩
1按揉合谷穴
位置合谷穴位于虎口处,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
操作方法用拇指按摩法对穴位进行操作,右手拇指按摩左手合谷,左手拇指按摩右合谷。揉捏过程中带动皮下组织运动,以感觉酸痛为度。拇指和皮肤之间不应有摩擦。按摩两侧合谷穴,每次约35分钟,早晚各一次。
2揉迎香穴
位置迎香穴位于鼻子外缘中点旁,鼻唇沟处。
操作方法采用揉法,左手揉左侧,右手揉右侧。先将双手搓热,握空拳,将双手拇指间靠近鼻梁两侧的关节背面上下揉搓;或用中指指腹上下摩擦。上下都是一次一拍,可以做4个八拍或者以发烧为衡量标准。早上和晚上各做一次。
3按揉风池穴
位置风池穴位于枕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操作方法采用拇指按揉法。双手放在头两侧,掌心对着耳朵,拇指按在两侧风池穴上。揉捏过程中带动皮下组织运动,以感觉酸痛为度。手指和皮肤之间不应有摩擦。
3适量饮食
一日三餐规律饮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多样化。保证谷类、优质蛋白质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多喝水。如果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食同源的食物进行辅助治疗,如萝卜、山药、薏米、广藿香、菊花、荷叶、丝瓜络等。冬瓜等。
药用食品,如银耳、雪梨、百合汤等
成分银耳、雪梨、百合、冰糖。
用法将银耳用温水浸泡20分钟,去掉根部,撕成小片。将梨去皮、去核,切成小块。将百合切成小块。将所有原料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沸后转小火煮20分钟。待锅内汤汁稍浓稠时,将火调大,加入适量冰糖。当冰糖融化后,从锅中取出并加热。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凉着吃。每周服务三次。
4、生活有规律
作息规律,晚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应气候变化,及时调整衣物和室内温度,注意防寒和节气保健。应避开人群聚集的场所。
5适当作息
适当锻炼和休息。可以适当采用中医锻炼方法,或者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
6情绪平稳
保持心情愉快,不生气,遵循自然规律,忍耐阳光,性格外向,对外界事物保持浓厚的兴趣,这样气气才能顺利发泄,畅通无阻。
3.康复计划
康复中成药
1.有气短、出汗过多、胸闷、心悸、干咳等症状的人,应服用能滋肺肾的中成药,如生脉饮、金水宝胶囊、壁虎定喘胶囊等。
2.有乏力、纳差、腹胀、便溏症状者宜服用健脾和胃的中成药,如补中益气丸、参芪口服液、鹿党参口服液、香砂六君丸等。
3.有失眠、焦虑、抑郁症状的人应服用具有养心安神作用的中成药,如加味逍遥丸、白乐眠、疏肝解郁胶囊等。
2.中医非药物治疗康复
1艾灸疗法
常用穴位大椎、肺俞、上脘、中脘、隔俞、足三里、孔嘴、肾俞等。
方法大椎、肺俞、膈俞或中脘、上脘温灸盒灸30分钟;足三里或孔嘴或肾俞艾条各穴轻灸15分钟。频率每天1次。采用艾灸疗法时,一般每2天艾灸1次,每个穴位1015分钟,连续2周;若症状明显,可每日灸不同穴位,灸5次后休息12天,再继续灸5次。10次为一个疗程。
2经络按摩
1穴位按摩太原、膻中、中府、肺俞、肾俞、大肠俞、列缺、中脘、足三里等。对于咳嗽、咽痒、干咳者可加少商、赤泽等。
方法将拇指放在穴位上,用拇指垫接触皮肤并轻轻按压。以小圈的方式按揉穴位,产生酸、胀、温热感,每次13分钟。
2经络按摩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任脉、督脉等。
方法取坐位或卧位,呼吸均匀。用一只手手掌大鱼际处对着皮肤沿经络方向用力快速地来回直线摩擦。可以两手掌交替,每手揉按100120次/分钟,揉按5060次/分钟,各经络按揉1分钟。应该。
耳针豆3颗
常用耳穴支气管、肺、肾、内分泌、神门、枕、脾、胃、大肠、交感等。
方法耳压耳豆是将沾有牛油果籽的耳豆敷在相应的耳穴上,轻轻按压,直至穴位产生酸、麻、肿或热感。涂抹后,每日按压数次,每次3至4分钟。每次涂抹后保留1至2天。取下后,让耳穴部位放松一晚。第二天以同样的方式再次涂抹。一般56次为一个疗程。
4拔罐
主要是背穴,如肺俞、高明、脾俞、肾俞、大椎等。
功能拔罐是一种简单的中医康复方法,对于调节亚健康状况、治疗多种疾病有良好的效果。
注意事项拔罐时应注意防止烫伤和引燃易燃物。拔罐时间不宜过长。拔罐时如出现肢体冰冷、恶心呕吐、心悸、面色苍白、冷汗、头晕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让患者休息。躺下休息。
其他5种方法
可以采用八段锦、太极拳等中医功法进行适当的锻炼。
关于网上对新冠病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和新冠风寒症吃什么药的热议话题内容已解完毕,大家怎么看呢?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