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尊友是否感染新冠病,不能只看核酸检测结果

不少人想知道关于吴尊友是否感染新冠病,不能只看核酸检测结果和下列关于新冠核酸的话题,那接下来小编为你详细解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1日。核酸检测对于诊断COVID-19意味着什么?在今天北京市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回应称,这实际上涉及到如何解读和使用实验室结果。

近日,北京确诊的COVID-19患者中,有的确诊前四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有的确诊前两次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也引发公众关注。关注核酸检测的意义。

吴尊友首先解释了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的区别。他说,核酸检测是检查病核酸,抗体检测是检查抗体。COVID-19核酸检测主要检查鼻咽部是否存在病核酸成分。如果呈阳性,则意味着患者已被感染。抗体是人体免疫系统响应病感染而产生的物质。抗体一般在感染后两周产生,但感染后通常无法立即检测到抗体。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反映感染状况。

检测结果呈阴性后,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被诊断出患有COVID-19的情况?吴尊友表示,感染初期,人体没有抗体,检测结果呈阴性属于正常现象。

核酸检测阴性后确诊感染COVID-19的情况更为复杂。吴尊友表示,新型冠状病的主要感染部位是肺部。目前核酸采样通常在鼻咽或咽部进行。如果肺部病产生的分泌物堵塞了肺部的气道,那么咽部的病量就会很小,这种情况下就可能无法采集到病。

第二种情况,如果采样做得不好,采样质量不高,有的病可能采集不到。

吴尊友表示,还有第三种情况,就是人感染病后,病程还在发生变化。这个过程中的采样会影响采样的质量。

吴尊友表示,这三种情况都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呈阴性,随后被诊断为新冠肺炎。

在临床上,这种情况涉及到如何解读实验室检查结果。如果检测者曾经接触过相关病例,或者去过高风险地区,并且出现了临床症状,如果此时检测结果为阴性,就不能轻易否认他的感染,只要他有有症状和流行病学史,若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需重复采样检测。

吴尊友表示,一个人是否感染新冠病不能仅仅依靠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结果必须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症状。如果一个人没有去过高风险地区,也没有与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这种情况下检测结果是阴性的,应该说是安全的。

本文介绍吴尊友是否感染新冠病,不能只看核酸检测结果,以及一些下列关于新冠核酸对应的相关信息就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