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究竟如何命名?“海葵”至今已用过3次!

本文主要讲解关于台风究竟如何命名?“海葵”至今已用过3次!,和一些2017台风名字排名顺序相关题,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福建省气象台消息。今年受第11号台风“海葵”影响,福建出现强降水天气,呈现出强降水范围广、强度强、持续时间长、累计降雨量大的特点。据中央气象台消息,“海葵”号于6日17:00停止编号。

截至9月6日,福州日降水量已超过当地历史记录,多地已打破9月同期短期降水量记录或日降水量记录。7日开始,福建暴雨范围明显收窄,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8日开始的强降雨结束,但部分地区仍有阵雨。

气象专家提醒,7日,漳州、龙岩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漳州部分乡镇有暴雨。暴雨灾害风险等级较高。仍需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中小流域洪水、城乡内涝、山体滑坡等。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台风“海宽”为何“充满水汽”?

福建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吴启树表示,台风是逆时针旋转的圆形系统,一般位于台风前进方向的右侧,被称为“危险半圆”。对于我国来说,当台风到来或登陆时,位于右上方的“东北象限”是风雨最强、影响最严重的地区。虽然台风“海葵”在漳州市东山县登陆,但这些极破区域均处于台风“危险半圆”内。

此外,台风“海葵”登陆后虽然强度较弱,但引导气流较弱,移动缓慢。正好“遇到”了南下的弱冷空气。台风中心北侧为水汽丰富的东南气流和弱冷空气。空气和地形隆起的相互作用激发了长而强烈的暴雨云。在东南气流的组织引导下,这股暴雨云形成“列车效应”,不断掠过福建中部沿海上空。造成强降雨,强度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灾害风险高。

台风海葵的“前世今生”

台风“海葵”威力之大,让许多福州人想起18年前的台风“龙王”心有余悸。

2005年国庆期间,台风“龙王”登陆福建,造成重大灾害和人员伤亡。福建省气象宣传科普教育中心高级工程师杨友宝表示,“因此,我国建议将‘龙王’从台风命名名单中删除。”2006年,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会议讨论通过了将“龙王”从台风名单中删除并以“海葵”取代的提案。从此,“海葵”这个名字正式进入台风命名名单循环利用。

杨友宝表示,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的规定,当台风造成特别严重的灾害或人员伤亡且恶名昭著时,台风委员会成员可以申请将其名字从命名名单中删除。当一个台风名称被除名后,台风委员会将要求最初提供该名称的国家或地区重新推荐一个名称,以在台风命名名单中替换它。

据了解,“海葵”自2006年进入台风命名名单以来,迄今已使用3次。第一次是2012年登陆浙江象山;第二次是2017年在南海失踪;第三次是今年的11号台风。

台风是如何命名的?

1997年,在中国香港召开的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世界气象组织亚太地区14个成员国和地区各提供10个名称,组成台风140个名字的命名列表,按顺序排列。年复一年地回收和再利用。本台风命名表自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

其中,中国提供的10个台风名称分别是海葵、悟空、银杏、白露、风神、海神、杜鹃、电木、木兰、海棠。

“我国提供的10个台风名称中,有4个已从名单中删除。”杨友宝说。“台风命名表使用以来,台风委员会共删除了60个台风名称,其中52个是因为台风造成的灾害严重而被删除的,还有一些是因为其他原因被删除的,比如台风名称被删除了。”不符合公共秩序和良好风俗、与信仰相冲突等”。

台风究竟如何命名?“海葵”至今已用过3次!和2017台风名字排名顺序这类相关内容,本篇文章已经解完毕,希望对诸位有所帮助。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