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网友都想知道如何区分新冠肺炎、普通感冒和流感?关键看这5点的话题,本文主要给各位介绍学生个人鉴定疫情这类的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1月5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介绍,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感冒、流感都是呼吸道病性疾病,但它们还是有很多区别,有一些共同点,也有一些差异。
首先,我们来看看病原体。普通感冒是由定植病引起的,例如鼻病;流感是由流感病引起的;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引起的。
其次,从传染性来看。感冒不会传染。当抵抗力降低时,一些定植在上呼吸道的病就会复制并引起症状。流感和COVID-19都具有传染性,并且COVID-19的传染性明显高于流感。
第三,从感染部位来看,普通感冒一般发生在上呼吸道,一般不会导致肺炎。大多数流感也发生在上呼吸道。在极少数情况下和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肺部可能会受到影响。然而,COVID-19可引起肺炎,感染COVID-19病可诱发一系列基础疾病的加重。这是COVID-19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它。
四、看发生季节。感冒没有季节性,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由于抵抗力下降,局部病繁殖会引起症状。流感主要发生在秋冬季节。新型冠状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秋冬两季为高发季节。因为室内活动太多,空气不流通。而且,从临床表现来看,感冒是比较轻微的。他们一般都会有一些上呼吸道症状,比如流鼻涕、鼻塞等。有些人有低烧,但很少有高烧。流感常有全身症状,如头痛、发烧、咽痛、肌肉关节酸痛等。感染新型冠状病后,可能会出现发烧、肌肉关节酸痛、咳嗽、嗅觉和味觉下降等症状,而且还可能加重基础疾病,尤其是老年人。
第五,在治疗方面,普通感冒不治疗就会自限。一般会持续1~3天,抵抗力好的时候就会过去。因此,患者只要多喝水,多休息就可以了。流感有特效药物,抗病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并减少进一步并发症的发生。目前已有针对COVID-19的抗病药物,因此我们必须更加积极地治疗COVID-19,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需要早期干预以避免病情恶化,包括抗病治疗、氧疗等综合治疗和传统中医。
总之,在COVID-19疫情下,这三种疾病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大不同。因此,一旦出现发烧等症状,一定要到医院看医生,以确定是COVID-19还是流感。如果是流感,将对COVID-19进行针对性治疗。这不仅是早期干预抗病治疗的题,也是隔离以避免进一步传播风险的题。同时,还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防止病情发展为重症,包括基础疾病加重的风险。
如何预防流感和COVID-19交叉感染?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应对措施
秋冬季节是流感高发季节。公众应如何预防流感和COVID-19交叉感染?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传播预防控制司二级巡视员胡翔表示,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就是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患病和重症的风险。此外,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胡翔表示,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的重要保证。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营养和适度的锻炼。
其次,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降低通过接触传播疾病的风险,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例如,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子或嘴巴。
三是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环境清洁,经常清洁家庭和工作场所。如果家里有流感患者,照顾患者时要戴口罩。含氯消剂可用于消被病污染的物品、地板等。
四是感染、重症风险较高的人群应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与患病者接触的机会。
“最后,我们需要提醒公众,尤其是老年人,应积极接种流感和COVID-19疫苗。”胡翔表示,一旦出现流感症状,患者应在家休息,避免将疾病传染给他人。如果症状严重,应尽快去医院,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11月8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舒跃龙教授在《流感与COVID-19防控的异同经验与挑战》的讲座中也表示
严格隔离、高效病例追踪和大规模社会预防措施等非药物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阻止流感或COVID-19等呼吸道传染病。
最大的挑战是社会制度、经济条件、文化甚至宗教信仰都会影响非药物防控措施的实施。
对疫苗和特效药物的过度自信降低了非药物防控措施的重要性。
全碎片化加大了防控措施的实施难度。
舒跃龙教授在讲座中表示,新技术的发展将改变传染病防控模式
最后,舒跃龙教授为大家总结讲解
综合人民网科普,广州荔湾发布
如何区分新冠肺炎、普通感冒和流感?关键看这5点和学生个人鉴定疫情的这些题已经一一解完毕,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