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儿子的新冠隔离和方舱日记

对于我和儿子的新冠隔离和方舱日记想必都想知道,关于写一篇疫情的日记这类的话题一直都是大家想了解的,那让小编为各位揭秘案吧!

2022年11月9日,作为COVID-19的密切接触者,我在城西区尊享旺和商务酒店接受隔离。

11月9日凌晨12点左右,妻子接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电话,说昨天的核酸检测结果异常,需要回家排单。测试。还给了他试纸进行测试。自检结果正常,但凌晨5点他就接到电话,说他单项检测有题,所以我们就被单独隔离了。孩子父亲在刘家寨七天连锁酒店,我和孩子接触密切,被转移到另一家酒店。

昨晚,当我丈夫敲门告诉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打来的电话时,我惊呆了。我根本不敢相信!于是,我赶紧在手机上查看了混检异常的相关信息。可能的结果有三种一是阳性,这是最坏的可能性;二是其中一管出现阳性,需要排查;第三,标本被污染。隐隐约约,我已经听到孩子的父亲在电话里积极配合刘跳的声音。

9日凌晨5点,我还在睡觉,就听到丈夫敲门,说疾控中心让我去酒店隔离。我突然从床上坐了起来。还以为他是唯一一个被隔离的人吗?但转念一想,我们住在同一个房间,不应该受到区别对待。孩子也被吵醒了,拉着我发呆说“妈妈,你继续睡吧。”这时,孩子的父亲已经有意识地避开了我和孩子,默默地把门关着的行李箱拿出来,收拾好了自己的东西。孩子紧紧地依偎在我怀里。我提高声音我们要不要隔离?案是肯定的。我一开始很困惑,后来我想是时候收拾东西了。我应该吃什么?隔离会持续多久?天冷吗?无数的疑在我的脑海里打结,让我很困惑……但我必须先叫醒孩子,所以我赶紧给孩子打电话,告诉他我们要被隔离了。当孩子听到“隔离”两个字时,吓得大哭起来。他惊恐地看着我,说不要隔离,因为我之前给他看过他隔离时瘦背衣穿着防护服拖地的视频。在他看来,与母亲分离、被孤立是难以忍受的。幸运的是,当他得知自己不会与母亲分离时,他不再说话了。收拾行李的时候只想着孩子会不会冷,要经常换衣服。行李箱的2/3装满了孩子们的衣服。我只是给自己买了几件衣服。我们准备好行李,穿上熟悉又陌生的“隔离服”,装备齐全下楼等待救护车。期间,新溪社区书记远远地过来迎接我们,说“小朋友,你好!”带着微笑的表情。让我们这些害怕的人感到温暖。救护车终于来了。它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悄悄地带着我们三个人离开了。

救护车先把我们送到了城西区刘家寨附近的7天连锁酒店——,孩子的父亲要在那里隔离。到达后,孩子的父亲下了车,走进被铁皮包围的酒店大门,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也就是说,接下来的战斗我需要和我6岁的儿子并肩作战。六个大大小小的行李,再加上儿子,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我并不害怕。我身强力壮如牛,有力量。我和你在一起已经很久了。儿子们和其他人之间的默契,养成了“无所不能”的习惯,给自己打气,“我能适应!”另一位女士从这家酒店走了过来,大约四十五岁,她说,她孩子的父亲、孩子的爷爷和她都是阳性,而且是密切接触者。我们简单聊了几句,就到了望和宾馆。

一进铁门,就会进行消,身上和行李上都会喷酒精。消完成后,我推着行李带着孩子按照指示的方向进入了一条几乎被塑料封死的特殊通道。通道尽头有一名医护人员和一张桌子。医护人员登记了我和孩子的姓名、等,接到信息后,专人送来了两个医疗垃圾袋,每个垃圾袋里装着隔离期间的生活用品和药品、2个塑料盆、酒精湿巾2个盒子莲花清瘟胶囊、卷纸、牙刷、拖鞋、一瓶84泡腾片需要在厕所消。之后,我们乘电梯到了4楼。我和孩子的房间号是4009,酒店走廊全部用塑料封住,仿佛进入了生化实验室,让人更加不敢四处张望。我们的房间是一间带私人浴室的双人床房。进入房间后,关上门,进入隔离空间。医生在微信上告诉我们房间里需要注意的事项,每天如何放置消片,如何密封和包裹垃圾袋等。

11月9日,隔离第一天入住隔离酒店后,我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连花清瘟胶囊,每天3次,我3粒,孩子1粒。医生拍了服药的视频并发给她。我和孩子身体基本没有任何症状。这天,我和二姐、侄女视频聊天。他们担心孩子不肯在酒店吃饭。被困在家里,他们尝试买了很多零食和补充维生素的饮料。他们下了订单并要求骑手送货。第三天,又一批方便面和食品送来。这些物资在我们的隔离和庇护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

11月10日隔离第二天早上,孩子开始发烧,偶尔咳嗽,389度。物理降温时孩子会感到寒冷。7:30-8:30身体肌肉疼痛。因为孩子小的时候身体非常敏感,肌肉疼痛对他来说实在是难以忍受。眼泪大颗大颗地滚落下来,嘴里不停地说着“妈妈,疼”、“肚子疼”。“腿疼”,安抚孩子,轻轻揉搓。因为

我来这里之前忘记带退烧药了。隔离酒店的医护人员没有任何药品,但允许我家人带。于是我在7点左右给弟弟打电话,让他们给我送点退烧药。早上8点30分左右,哥哥和嫂子买了一些药,比如哈士德、维生素C泡腾片等,送到了我的手里。很快,医护人员就来到了我家门口。孩子立即服下半丸,半小时后疼痛症状缓解。下午13:00再次发烧,体温386。得知孩子发烧后,医护人员给我们送来了核酸检测试剂,并要求我们进行自检。自检结果显示孩子有两条线,我有一条线。

19:00又发烧了,体温39度,肌肉偶尔还是抽痛。我晚上睡觉前有一些症状。我感觉浑身很累,腰部和手臂肌肉酸痛,尤其是翻身的时候。偶尔会咳嗽,还有一点痰。晚上我接到疾控中心的电话,说孩子检测结果呈阳性,过几天需要转方舱医院。

1111隔离第三天4:15凌晨,孩子再次出现低烧。我给孩子洗了头发,让身体冷静下来。退烧后,我仍感到全身酸痛、疲倦。白天还是很虚弱,没有食欲,嗜睡,腹泻,一天大概6次。下午6点后我的精神状态恢复正常。早上10点左右开始发烧,384,身体降温,喝水,吃退烧药,睡多了,出汗多。最后,我感觉轻松了,但伴随着轻微的头痛、嗜睡和不愿动弹,以及数次腹泻。晚上,又开始发烧,21:00、385,又开始浑身无力,身体感觉浮肿。我尝试过物理降温,但效果并不明显。我吃了退烧药,喝了很多水,出汗如雨。出汗后,我的身体立刻恢复了。晚上我和孩子都正常了,不再发烧了。

11月12日,隔离第四天早上感觉肚子有点痛,可能是肌肉痛。我今天的身体比昨天好多了。大多数时候我都很好。三顿饭后,我的身体会突然感到寒冷,手臂上会起鸡皮疙瘩。这种症状会在几分钟后消失。我不知道是因为我吃的食物是温热的还是因为病引起的肌肉疼痛。我的肚子有点疼。喝完热水后仍然出汗。咳嗽比前两天更严重。孩子今天偶尔会感到头痛,腿部肌肉抽筋,但其他方面都很好。孩子胃口不好,送来的饭盒基本没吃。晚饭时间,姐姐帮忙买的方便面等物资到了。孩子吃了一盒红烧牛肉面,他称赞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

11月13日,隔离第五天今天,孩子除了偶尔咳嗽外,闻不到任何味道,没有其他明显症状。我一直头疼,咳嗽比前一天稍微好一点。我午餐吃了一块薯饼,然后小睡了一会儿,醒来后感觉好多了。但我还是鼻塞、流鼻涕、没有气味。下午五点左右,我接到疾控中心的电话,说需要转移到收容所。幸运的是,我度过了发烧最困难的时期……于是我开始收拾行李和东西。所有垃圾必须双层包装并密封。呆在房间里之后。离开前,用酒精湿巾对房间内的台面进行消和擦拭。收拾好东西后,我和孩子在房间里等电话叫我穿好防护服出去下楼。晚上22:11,还是没有收到消息。接到22:40电话,穿上防护服等待。我一边给孩子穿上防护服,一边给他做一些心理建设,告诉他我们要面对的战斗即将开始,鼓励他,他是否可以和他并肩前行。母亲。他肯定地点点头。我们穿上防护服,等了大约半个小时。在暖气充足的房间里,穿着厚厚的羽绒、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那闷热的感觉可想而知。我们先拉开箱子的拉链通风,等待最后的通知到来,将身体密封严实。22:53来接我们的大白敲了门,我们面临着困难的时刻。除了行李箱、背包和皮包之外,我把所有东西都装在一个大编织袋里。将其放在行李箱上,方便拉动。把孩子的玩具放在包里,他得自己拎。

就这样,拖着拉着,我出去了,下了楼,上了车。一辆斯科特小巴来接我们。拖着所有行李穿过封闭的走廊,进入电梯,从四楼乘电梯下来。通过专用塑料通道,我们出了望和宾馆。在防护下我鼻塞,呼吸粗重,身体有些虚弱,但没有任何支撑,行李再重也压不下去。我背着两个包,行李箱上放着一个厚重的编织袋,上下车。驾驶汽车已成为一项更加困难的任务。两个大件被一一举起,孩子被放在座位上,行李夹在我们中间。有一男一女一起从酒店下来。他们在我身后静静地等我搬完行李。在这样的特殊时刻,每个人都需要保护好自己。火车开走后,我去一家旅馆接人。到了第二家酒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打电话说无法安排收容所。车上的志愿者被要求送大家回酒店,但酒店拒绝接受请求,并表示已经消完毕。就这样,车子停在路边,等待总部的协调。最后,电话打来,说要把我们五个人送到公园的避难所。公园小屋位于刘家寨。我以前从未听说过这里有公园。车子开到方舱医院楼下。由于大楼需要消,我们被要求在车里等了近一个小时。我们搬动刚刚搬过的东西,浑身热气腾腾,十一月寒冷的夜晚,凌晨1点左右我们就上车了。分散了。孩子从来没有像这样在座位上睡着过,下车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叫醒。那可怜的孩子当时一定很不愿意从睡梦中醒来。醒来后,他立刻就进入了角色,小手还紧紧地抓着自己的玩具包,因为那是妈妈交代给他完成的任务。下车后,我感到一阵刺骨的风。尽管我在羽绒服外面穿着白色的防护服,但我还是感到寒冷。对人员和行李喷洒酒精消后,进入舱门,在门口办理登机手续。门口的风确实很大。孩子颤抖了几下。我一手提着行李,一手紧紧地抱住了他。登记完毕后,我们就等待返回的地方。经过医护人员的再三确认,我们终于被允许去二楼,三号仓库。这一层是一个巨大的健身房,分为两个大区域。外侧区域为男性区域,内侧区域为女性区域。分为两个大房间,每个房间可以容纳二十五六张床。这个大面积的女性仓库里大约有五十张床位。

我们到达时,里面空无一人。我们三个大人很快就找到了有利的位置。医护人员在病床上分发了三件套新床上用品。虽然质量很差,但毕竟是新的。每人两个盆,里面有毛巾、酒精湿巾、牙刷、牙膏、莲花清瘟胶囊、维生素C泡腾片、晶珠藏药流感丸。进入仓库后第一件事就是脱掉防护服,放入医疗垃圾袋中并密封严实。之后我就开始整理床铺。大致收拾了一下,我就抽空休息了。睡觉前,孩子对我说“妈妈,我今天看到你背着这么重的东西,我觉得你很可怜,所以我就很听话,自己处理好自己的东西。”这是我流离失所后听到的最暖心的话。话语。

在小屋的第一个晚上躺下后,我看着天花板上的木条和圆形灯无法入睡。我和儿子被允许将两张单人床拼在一起。巨大的身躯躺在简易的折叠床上,翻了个身,发出吱吱的声音。我心里百感交集。事实证明,相比之下,孩子父亲所在的城西客运站方舱医院的条件还是很好的。这是40多年来我第一次住进这么多病人的“集体宿舍”。我必须每天24小时佩戴N95口罩。我不安地翻来覆去,渐渐睡着了。

11月14日,入住收容所的第一天起床放行李,然后去洗漱。孩子们对环境非常好奇,我们一遍又一遍地熟悉这一层的几个区域。十点半左右,带来了两名病人。下午醒来的时候,五十多人的船舱已经坐满了。最后我听到了孩子们的声音,两个年轻的病人,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大约1/6是老年人。大家的症状最多就是几声咳嗽,有的人逐渐发烧。小时候找到玩伴的儿子,忘记了每天和表弟通过视频聊天住在隔离酒店的需要,在小屋里找到了友谊。这是在收容所的第二个晚上,我仍然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夜晚的小屋里,鼾声此起彼伏,翻身声、脚步声、咳嗽声、喝水声都听得见。大白分别于凌晨1点和2点两次进库检查。空气消机也在半夜自动开机,轰鸣消。

11月15日,方舱的第二天我似乎已经渐渐习惯了方舱的隔离生活。我三餐都按时吃饭。大多数时候,都是隔壁的病人帮我拿饭盒。我很感激。这里的餐点是在船舱内准备的。移动方舱的隔离生活对于患者来说不仅是一场与病的战斗,更是对他们身体和心理极限的挑战。心态非常重要。积极乐观,善于在困境中寻找快乐,甚至营造“快乐”的氛围非常重要。我想这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这里的大部分患者都在努力休息、恢复身体,按时作息、吃饭、吃药,以求尽快转阴。虽然谈话不多,但每个人心里都有很大的能量去奋力拼搏,尽快康复。虽然他们没有言语,但他们用积极的生活节奏表达了自己的愿望。让我特别感动的是,在我们地区,有一个高三的女孩。她每天起早贪黑,对着电脑,听网课,做作业,刻苦学习。庆幸的是,她的父母都在她身边。昨天,她的父亲和女儿们的额头上都贴有退烧贴。它似乎

本篇文章关于我和儿子的新冠隔离和方舱日记和写一篇疫情的日记的相关信息已解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