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文章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紧盯每一个环节细化每一项任务与时间赛跑,他们筑起疫情防控安全防线和党群志愿疫情防控的题,希望能大家喜欢。
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面对传染性强、隐蔽性强的奥米克龙病,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战士”,他们的“战场”就在大街小巷。走廊里、家门口,他们是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基层工作者和志愿者。他们与时间赛跑,狠抓每一个环节,细化每一项工作,24小时守在手机前,构筑疫情防控安全防线;群众有困难,第一时间帮助解决,保障正常生活秩序。是他们不停歇的脚步。
11月21日,在山东数字产业大厦门口,安检人员详细核对了每位进楼人员的位置码、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结果等。本报编辑赵晓明摄
与病赛跑
疫情防控需要速度。面对疫情,广大基层工作者立即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与病赛跑,用最快的速度阻止疫情蔓延。
11月19日18时,夜幕降临,平阴县孔村镇政府大院的宁静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疫情就是命令。孔村镇党员干部立即行动起来,立即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短短12个小时,他们就完成了挨家挨户排查、核酸采样、物资调配、场地消……
“目前辖区内存在密切接触者,我们主要排查核实密切接触者的同居者和实际居住者,将信息报送有关部门,转移相关人员,然后对单位大楼及周围环境进行消。”走廊。”11日11时许,经过一上午的忙碌,市中区二七新村街道铁一社区综合党委副书记赵家才有时间坐下来喝了一口水。
铁一社区老旧社区较多,人口流动性大。为了尽快投入到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们成立了5个“追日队”,“24小时待命,手机不离手”,确保一旦发生疫情紧急情况“信息核实、报送、人员调动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赵佳告诉小编。
作为莱芜区凤城街道疫情防控工作联络员,颜文清的手机24小时保持畅通。她刚刚结婚十多天,现在起早贪黑地工作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最让她感动的是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她说“是家人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力量,我坚信我们一定能够很快战胜疫情。”
“疫情防控工作的核心是‘预防’,与时间赛跑就是我们与病的无声战斗。”颜文清说道。每次接到重点地区返莱人员需要安置的电话,无论是凌晨几点,她总是第一时间接听电话,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安置工作。尽快消除疫情蔓延风险。
11月20日,钢城区城乡交通局工作人员秦立强结束了18天的执勤,从济南遥墙机场回到家中。面对当前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港城区城乡交通局构筑严密的境外输入防线,严格运输站点管控,守住第一道关口。
接到求助信息后立即赶赴救援
为老人制作核酸检测登记卡、帮助居家隔离人员采购物资……群众生活稳定有序,离不开基层一线工作者的坚持和奉献。
“我们社区党组织考虑周全,考虑周全,有了这个标签,我们再也不用担心纸质采集码弄脏或者坏掉了。”近日,济南高新区舜华路街道韩峪翠岭社区的一位老人,牵着领子领到了爱心标签,脸上挂满了笑容。
在核酸检测信息预登记中,不少老年人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遇到“扫二维码”的困难。这不仅降低了核酸检测的效率,还造成了人员聚集的风险。为此,舜华路街道韩雨翠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一码带头,共同抗疫”为民服务活动,免费制作核酸检测预登记标签为辖区内有需要的人。这个爱心牌与大小一样,一面写着老人的姓名和电话,另一面写着核酸检测预登记码。它防水、防晒、携带方便。可供社区老年人做核酸检测时使用。只需要几秒钟。核酸检测登记秒级完成。
11月20日,平阴县小至镇店子社区、店子商业街被列为高风险区域。店子新村“两委”委员、妇联主席刘宗梅主动接手为居家隔离人员购买食品和药品的任务。责任重大。租户戴恩英是一名外国人,在小岛马钢厂工作。她通常在工厂食堂吃饭。接到居家隔离通知后,她傻眼了。戴恩英的求助令刘宗美担心不已。附近的商业街和超市都关门了,但无论如何,老百姓不能挨饿。经过一个又一个电话,在镇党委的统筹安排下,戴恩英所需的生活用品终于从7公里外送到了她家门口。
“太感谢了,看到警帽和国徽,我们老百姓心里就踏实了。”21日下午,当小编与历下市公安局建设新村派出所所长刘绍通电话时,他兴奋地讲述了前天刚刚发生的事情。
11月18日,刘绍与社区民警、社区书记一起巡逻。当他走到一个小区门口时,一位老人走过来求救,“警察同志,我有件事麻烦你了,我和老伴都年纪大了。”我从附近的蔬菜店买了蔬菜。现在菜店不送了,我们也不敢出去。晚上我们还在等菜。你能帮助我吗?”
了解情况后,刘少说道“叔叔,你在这里等着,我们现在就去拿。”随后,社区书记刘绍等人开着车辆前往菜店帮助老人取菜,并帮助老人搬至菜店。社区内部。
刘绍介绍,近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两周前派出所全体民警深入社区,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帮助群众取药、送货上门。接到求助电话后,警方将尽快赶到。“虽然我们穿着隔离服,但警察的帽子和头上的国徽都可以被公众看到。当遇到麻烦时,公众可以随时联系警察。有我们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安心。”
汇聚志愿者之光,构筑抗击疫情的坚强屏障
昏暗光芒汇聚,星河铺展于浩瀚无边。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有一群人在活跃。他们来自世界各地,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11月21日凌晨,当大多数人还在熟睡时,爱涌泉城公益成员、雷战救援队队长刘浩走出家门。早上6点,他准时到达吉泰高速锦秀川收费站出口,开始当天的防疫工作。
“您好,请扫描位置码,打开行程码……”穿着厚重的隔离服,举着写有位置码的牌子,刘浩和雷战救援队的队员们熟练地检查着每一辆出站的车辆。
“我一般早上6点就到达岗位,为队员准备好防护用品,安排好队员值班的站点,然后换岗到晚上8点。”刘浩说,“一般周末过路的车辆比较多,昨天检查了一下,大概有2000多辆,国庆期间,我们一天最多检查了7000多辆,到了晚上,我们检查的车辆就多了。”我们声音嘶哑,无法说话。”
刘浩告诉小编,他和团队成员每个周末、节假日都会来这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期疫情形势严峻。他们不仅增派人手,还组织队员对我市部分学校和公共场所进行消。手术。
23岁的张凯迪是雷战救援队的年轻队员。从今年3月起,他就开始在锦秀川收费站做志愿者。“做志愿者不仅锻炼了我,还为大家服务,为济南防疫贡献一点微薄之力是理所当然的,这让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张凯迪说道。
本报编辑赵谦、陈艳杰、刘洋、冯经纬、韩晓鹏、郝蕾、齐楠楠、毕彦敏,通讯员董晓阳、于东浩
本文对于紧盯每一个环节细化每一项任务与时间赛跑,他们筑起疫情防控安全防线和党群志愿疫情防控的热门内容介绍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本篇文章对诸位网友有所帮助,请关注并收藏本站。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