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很想知道人已离世,医保还在报销?16省审计报告里的医保题和四川省疫情补贴标准的相关题,那么接下来让小编来为你分享一下吧!
据南方周末编辑统计,2022年各省已公开审计报告中有16份提到医保基金,涉及金额近65亿元。
人已经去世了,但个人医保账户里还汇了一笔。门诊慢病费用还能享受医保报销吗?这不是剧本,这是事实。
2023年8月30日,黑龙江省审计厅厅长陈俊生通报2022年全省预算执行情况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市3个医保机构违规向3748名死者个人账户转账。医疗保险基金21708万元;13个城市违规使用医保基金,为5190名死亡人员报销门诊慢病费用13005万元。
每年,各省审计部门都会对财政资金和重大项目进行“大体检”,并于年中公布结果。据南方周末编辑统计,2022年各省已公布的审计报告中有16份提到医保基金,涉及金额近65亿元。
除了医保之外,非法采购药品耗材、医院管理不善等题也在不少省份的审计报告中占据了一定的篇幅,甚至被纳入专项审计工作。
“医疗卫生领域是民生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投入,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这说明一些医疗机构的管理仍存在漏洞。”政府部门。”中央财经大学-安荣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温来成向南方周末编辑解释,审计作为常态化监管的重要手段,影响力逐年增大。他将督促相关政府部门对审计题作出回应,“怎么整改,什么时候解决,一定要有一个时间表。”
保险、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题集中
黑龙江并不是唯一一个死者仍在享受医疗保险报销的地方。
辽宁省审计报告还承认,213名死亡、服刑人员非法享受医疗保险待遇1425万元。浙江省审计发现,131名死者被虚假记录“跟踪”,592名死者甚至“签约”家庭医生服务或建立“健康档案”。
保险欺诈在各地审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典型的保险行为包括伪造据、冒用他人身份就医等。例如,黑龙江省审计报告提到,7家民营医院涉嫌伪造疾病诊断、收治病人、过度检查、虚假住院等行为,骗取医保基金30234万元。
除了个人或医疗机构骗取医保资金外,医保资金使用不规范、统一征缴结算等财务管理不规范、重点群体保障不到位……都是本轮疫情中出现的题。省级审计报告。
医保基金违规使用是指调换医疗物品、违规收费、使用医保目录内限定药品等行为。例如,青海省审计报告披露,部分医院医疗美容项目违规从医保基金个人账户支付,涉及金额19288万元。
四川、重庆、辽宁、海南、天津等省份均承认存在医疗物品调换的做法,如将医保不予报销的物品调换为可报销的物品、收取医保补贴等。
医保基金数额巨大,往往达数亿元。如果财务管理不规范,少缴、少缴、余额资金或利息无法收回,就会造成经济损失。不要以为兴趣只是一点“苍蝇肉”。医保基金可享受银行优惠利率。长此以往,将会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即使是本金和利息,在支付医疗费用时也是宝贵的“救命”。
广西医保基金审计发现的两个题与此相关一是2041亿元居民医保基金和128亿元医疗救助基金没有划入社保基金财务专户管理;二是居民医保资金没有及时划拨。定期存款和银行存款的利率低于银行同期利率,存款不享受优惠利率。预计利息收入将低于656,508万元。
除广西外,重庆、海南也出现医保基金利息损失,损失分别为341122万元、7349万元。
多地审计报告也指出了重点人群保障不足的老题。例如,黑龙江省有4192名低保、特困、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众没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还有3个县利用医保基金支付退休残疾人医疗费和疫苗接种费13245万元。
力争成为“公共卫生最安全省”的浙江省在审计中发现,7个县未为5601名有需要的人建立健康档案或签约家庭医生,11个县未为8254人提供宫颈筛查服务符合筛选条件的有需要者。症、乳腺筛查。
审计报告中的许多题并非首次报告。长期关注政府财政的温来成认为,类似情况的反复出现无非是管理上存在漏洞,或者是处罚不严、威慑力不强。“如果我们依法依规及时查处,避免‘大事化小’,效果会好很多。”
多数省份均采用笼统描述,天津审计报告点名两家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医院违规将医保目录内的项目作为自费项目向患者收取费用,涉及金额22806万元;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属医院互换部分诊疗项目,重复收费,到非所属科室开展临床治疗,违规申报医保基金3789万元。
天津市审计报告还提到,两家医院还存在预算编制不规范、往来账目未及时清算、部分无形资产未纳入资产核算、部分固定资产未及时结转等题。方式,涉及金额624亿元。
2023年9月4日,南方周末编辑联系了天津医科大学肿医院医保科。工作人员因为太忙而挂断了电话。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保部门表示,不接受媒体直接询,只能找宣传部。
审计分析“工具箱”
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长期以来对财政资金和重大项目进行审计。2017年之前,医保基金经常并入社保审计。2017年,为响应中央“审计全覆盖”要求,审计署发布当年第1号审计公告,直接针对医保基金。
这份独立审核的国家报告列出了挪用医保基金等5大题,详细整改了189个医保基金相关题,向有关部门移送了421条违法违纪题线索。此后,天良医保基金的使用情况在审计报告中备受关注。
2023年9月3日,沿海某省审计厅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编辑,全省年度审计报告受省政府委托,报省人大常委会。审计署高度重视,个别专员从年初就可以完整汇报。我沉浸其中,无法承担其他工作任务。年度审计报告不仅向上级审计机关负责,而且向上级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如果审计部门没有发现题,但后来其他部门发现了,审计部门也可能要承担责任。”
被审核单位必须提供审核员要求的数据和资料。哪些数据是关键,需要大量准备。“比如检查高校时,我们要到教育部门索取信息,从网上发布的信息和论文中查找政策法规和审计案例。”
随着医疗卫生领域改革不断深入,相关审计涉及的数据量非常大,数据格式不统一,且任务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繁重。任务。
2018年,湖北省审计学会课题组在论文中提到,他们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民政、公积金四个部门设计了23张标准表,收集了医疗保险、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信息。合作医疗、公积金、地税、工商登记、殡葬登记、低保人口、婚姻登记等部门数据,高达6TB——相当于48部128GB手机内存总和,可容纳超过629万张1MB照片。
文章还介绍了大数据如何侦破“利用死者骗保”全省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和新农合参保缴费信息与民政结合殡葬数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死亡信息进行相关性比较分析,筛选可疑数据。最终,团队发现759人存在死亡后仍缴纳保费以及将医保资金转入死者账户的题。
为了实施大数据审计,审计部门还必须使用Hadoop、Oracle、SQLSERVER、云计算等数据分析“工具箱”。
在实践过程中,审计专家根据以往的经验,总结出虚假参保模式、虚高药品价格的药品集中采购模式、公立医院骗取医保基金模式、私立医院骗取医保基金等实用有效的案例模式。医保基金模式等,更高效地发现和举报腐败线索。
南方周末编辑注意到,在涉及医保基金的16个省份审计报告中,河南、湖南、陕西、重庆、青海5省明确提到开展了医保基金改革专项审计项目,“三医联动”。因此,涉及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多、区域范围广,对财务管理和政策执行题进行了更为详细的阐述。
温来成指出,政府审计逐年进步,走向常态化、专业化,查处力度和范围不断扩大。
医保以外的重灾区
除了医保,省级报告还提到了医疗卫生领域的其他题,如违规集中采购药品、预算绩效编制不规范、疫情防控或救灾药品捐赠管理不严等。
其中,集中采购中药品耗材违规采购题较为突出,四川、重庆等省份的审计报告中均已提及。存在未完成采购任务、未参加集中采购违规申报或少报、未通过省集中采购非法采购等题。陕西5家医疗机构在线下非法采购药品。
医院工程项目和管理也存在题。
吴晓英,安永大中华区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行业联席主管合伙人,从事审计工作多年。2023年9月4日,她给南方周末编辑书面回复称,2023年在各省公立医院项目管理审计中可以看到。事实证明,主要题出在医疗机构建设上,如招标承包不规范、超预算等。一些省市审计还发现,公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完善,医院陪护服务体系不健全,存在非法出租物业资产的情况。
审计、反腐败和整改
尽管每年审计报告的总体结构相似,但披露的项目和详细程度有所不同。“有些题是省委书记、省长或者一些领导干部关心的题,组织要调查。”上述审计室工作人员透露。
2023年,医药领域反腐败力度将空前,审计报告中的相关信息将引起更多关注。
7月,全国集中整治医药领域腐败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参与本次医疗反腐败的九个部委联合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医药领域腐败集中整治行动,其中包括国家审计署。
吴晓英表示,审计署是2023年备受关注的反腐败力量。“审计署可以对资本流动、药品设备购销等腐败核心领域进行专业合规调查。”这有利于反腐败取证、聚焦腐败题、发现新题。”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江苏省医疗保险研究会副秘书长、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张晓介绍,医疗保险审计是对涉及医疗保险的相关机构一定时期内的财务行为进行审计的专项行动。评估业务标准化程度的时间。有效性、内部风险控制和管理水平;今年的医疗反腐败工作全链条、全覆盖,针对“重点少数”和关键岗位腐败题,查处重点题和典型案件。
政府审计和医疗卫生领域反腐败是两支有影响力的监督力量。它们是互补的整治“双轴”。“一旦审计确认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线索将移交有关部门进一步查处。”。”张晓说道。
河南省2022年度审计报告被外界视为“没有掩盖家族丑闻”。报道提到2022年6月以来,省审计署共发现并移送重大违纪违法线索76起,涉及公职人员274名,已责132人。
据南方周末编辑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接受调查的200多名医疗卫生系统官员中,至少有11人是医保局干部。其中,级别最高的是广西医疗保障局原局长王忠平。
四川省对10家医院近三年药品器械采购和医疗服务情况进行了审计。报道指出,部分医务人员在药品、器械购销过程中涉嫌收受供应商好处。
据南方周末编辑统计,截至发稿,2023年四川省医疗卫生系统至少有37名院长、书记被免职。四川省纪委账号发布的“领袖”,资阳市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刘学鹏,从一名医术高超、救死扶伤的医生,摇身一变成为治病救人的“一把手”。垄断药品采购审批权。接受供应商的贿赂,享受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我在做,别人在收,我觉得不愿意这样做,我有可能实现财务自由吗?”65岁的刘学鹏头发稀疏,胡须全白,用乡音对着镜头表达遗憾。
四川省审计报告还指出,一些个人或其配偶经营业务,向医院销售药品和设备。
亲戚做生意牟利的现象是审计部门重点关注的题。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原院长王天超利用职务便利,收受数千万元现金贿赂,并收受100套房屋、100个车位。他被民间称为“双百总统”。国务院2014年审计报告披露,王天超违规要求进口医疗器械供应商“委托”采购合同、“委托”其亲属参股公司,中标后牟取暴利。
受此案例启发,审计署昆明特战研究所课题组在《审计研究》2020年第2期发表论文称,医保审计特别注重社会关系分析和异常关系挖掘,构建医用耗材相关企业、医保基金相关预算单位、医院和医生、私营企业主之间的关系网络。
南方周末编辑黄思卓南方周末实习生张一凡雷佳琳
主编王涛
本篇文章讲解关于人已离世,医保还在报销?16省审计报告里的医保题和四川省疫情补贴标准的相关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