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头,各类人群焦虑情绪如何缓解?

小伙伴都是想知道一些关于疫情当头,各类人群焦虑情绪如何缓解?和关于疫情焦虑的相关话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解。

【环网综合报道】2月3日下午,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消息截至2月2日24:00,国家卫健委累计收到疫情信息各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通报确诊病例17205例,重症病例2296例,累计死亡36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475例,累计疑似病例21558例。截至目前,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89583人,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0055人,尚在接受医学观察15.27万人。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报告确诊病例33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5例、特别行政区8例、台湾地区10例。

每天看到与疫情相关的数据不断增加,会让人倍感压力,不仅是一线工作人员、确诊或疑似患者,还有每一个宅在家里无法出门的普通人。疫情当前,保持身体健康固然重要,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那么,如何缓解各类人群的心理压力呢?今天下午,在国家卫健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福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陈雪峰等专家就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健康题回了记者的提。

疑似或确诊者——应适当发泄情绪,多与家人、朋友沟通。

得知自己已经被确诊或者可能被确诊,会对一些人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杨福德院长表示,面对压力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一是增加对自身现状的认识。现在的许多反应都是对紧急情况的正常反应。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个人在经历重大负面事件后,都会产生一些焦虑、担忧等负面情绪。这些都是正常反应。接受并允许自己有这些情绪,并适当地发泄情绪。二是保持稳定状态。保持作息规律和稳定的精神状态有助于减轻压力,如稳定的住所、规律的饮食、规律的休息等。稳定的精神状态可以通过一些稳定技巧来实现,比如深呼吸放松、音乐放松、冥想等训练。三是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根据心理援助指南,采取积极的应对方法,包括生活规律、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与家人、朋友等值得信赖的人沟通、做自己感兴趣或带来快乐的事情。小心避免负面反应、过度饮酒、吸烟、、过度工作或睡眠过多。杨福德院长补充说,如果自我调节效果不好,必要时可以拨打心理援助热线或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一线工作人员——要适当休息,积极进行室内锻炼,提高抵抗力。

当前,一线医护人员、社区登记办案人员、一线交警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杨福德院长建议第一,大家的工作强度不宜持续太久。要合理安排这些群体的轮班和工作时间,适当休息,并为他们提供下班后的休息场所。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让他们在休息的同时能够最快、最好的放松。其次,找到一些发泄负面情绪的方法。比如,如果你觉得特别郁闷,可以找一个没人的地方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哭完之后,你会感到轻松。你还可以和你特别想聊天的人进行语音通话,这样也会有更好的放松效果。第三,这个时候,更需要积极地做一些室内运动,比如太极拳、举重、仰卧起坐等。一方面,运动会提高我们身体的抵抗力。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减压方式,让我们的身体和大脑在紧张的状态下瞬间得到放松。第四,如果长时间没有回家,或者长时间没有见到亲人,一定要尽快或通过可能的渠道定期与家人沟通。一个人的精神和心理上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来自家人,所以这个时候,无论多忙或多累,我们都需要主动与家人保持联系。高压一线的人们可以通过这些方法缓解压力,更好地工作,更好地度过这次疫情。

密切接触者——关注正面信息,掌握科学知识

密切接触者的心理压力往往来自于对疫情和自身健康的过度关注,往往容易关注负面信息。陈雪峰表示,密切接触者缓解心理压力有三个重要方面一是关注积极信息,特别是疫情防控进展的积极信息;二是注重自我保护和应对压力的科学知识,掌握调节情绪状态的能力和科学的行为方法;三是增强信心,发挥正面信息和科学知识作用,认真配合社区和疾控部门的工作。

必须外出的人应少看手机,多读书

“对于不得不外出的人来说,心理压力比较大。有的人可能在情绪上受到的影响更大;有的人可能在认知上受到的影响更大,大量信息的反复刺激会影响注意力和记忆力;有的人可能会受到更大的影响。”有行为改变,比较大,回避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少数人还可能出现失眠、胃痛、腹泻等身体反应。”陈雪峰表示,这些反应大部分都是正常的心理应激反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提高警觉性。如果情绪有压力,可以利用网络学习放松技巧,如腹式呼吸、正念冥想等;如果你有认知压力,就应该减少各种信息的影响,少看手机,多读书或者做其他对身心有益的事情。事物;如果行为变化比较大,就应该提醒自己及时调整。

——名“宅在家里”的人少出门,不参加聚会,在家锻炼身体,思考生活。

当前,疫情防控要求我们尽量少出门、避免聚集。这是阻止疾病传播的有效方法。然而,长时间呆在室内可能会导致烦躁和焦虑。其实主要原因还是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不适。如何调整生活方式,陈雪峰有几点建议,概括为五点。

1.制定计划。安排好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尤其是规律的饮食和睡眠。2.请研究一件事。读书、听音乐、写作、学习新技能等等,享受这个过程。3.寻找支持。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是重要的社会支持。认真做家务,认真和家人聊天。聊天的话题可以丰富一些,不要只谈疫情。如果您不在家人身边,可以通过电话、视频聊天等方式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4.做运动。当你感到烦躁时,可以做八段锦或你最喜欢的室内运动。现在有一些不错的运动或者健身应用,你可以约上朋友一起远程锻炼。5思考一些经历。想想你可以从这次经历中获得哪些宝贵的人生教训。

广大民众需牢记——三大调整原则

对于广大民众,陈雪峰给出了如何调整自己身心状况的三大调整原则一是全面观察自身情况;二是认真倾听主流声音;第三,保持与家人和外界的联系。

具体步骤如下

1、每天适当关注疫情,了解防护知识,最好每天固定时间安排;

2、每天固定时间测量体温;

3调整生活条件,按规律生活,注意吃好睡好;

4、寻找值得信赖的家人和朋友聊天,通过微信、电话、网络等方式联系;

5、放松训练。如果您感觉无法放松,请深呼吸,随着音乐移动身体,并做一些通常会让您感到快乐的事情。想想你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持自己的健康,并利用在家的空闲时间做一些你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与时间有关的事情比如看小说、看好看的电视剧等;

6.如发现发烧,应及时就医。

编辑李庆云

未经环网书面授权,严禁版权作品huanqiucom

关于一些疫情当头,各类人群焦虑情绪如何缓解?的这类话题,以及关于疫情焦虑的相关内容,本文已做出了详细的解,希望能帮助到诸位。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